導讀:這幾年依托電商平臺,代購的生意做的紅紅火火,以至于很多人覺得,代購是一種很正常的職業。但是,根據我國的法律,如果涉嫌走私偷逃稅額超過10萬元,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,也就是說,你身邊的很多大代購,其實可能已經觸犯走私罪了?! 『jP對代購的查處加緊了節奏,最近,大連...
這幾年依托電商平臺,代購的生意做的紅紅火火,以至于很多人覺得,代購是一種很正常的職業。但是,根據我國的法律,如果涉嫌走私偷逃稅額超過10萬元,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,也就是說,你身邊的很多大代購,其實可能已經觸犯走私罪了。
海關對代購的查處加緊了節奏,最近,大連海關聯合青島海關共同開展了打擊中韓航線水客走私活動。
海關人員在現場查扣了化妝品20000余件,初估案值約800萬元人民幣。
其實海關想查“代購”很容易,直接開箱檢查,所帶商品超過了個人自用的范圍,就涉及到了偷稅漏稅;再查下護照,如果短時間多次往返國內外,就是代購無疑了。
上海浦東機場也曾多次嚴打代購,攜帶大量化妝品的代購們當場補稅,而那些帶著幾十塊名表的代購就沒這么容易離開了。曾有代購因為走私金額上百萬,情節嚴重,補稅都要補一百萬,他當場下跪求饒,最后直接被關進了緝私局。
按照我國的進口稅率表,總價175萬的名表,要補105萬的稅;10支總價3000元的口紅,要補1800元的稅。
這還只是人肉代購,另一條路的“海淘”代購也該對交稅問題提高重視了。
從18年11月1日開始,中國海關已經對所有海外郵寄包裹以及收件人開始了“抽查訪問”。
所有包裹,不管是幫別人買的物品,還是自用品,都有可能被開箱檢查。一旦包裹總價超過人民幣2500元,通通都要補稅,稅率還是參照上面的表。
另外,海關還會使用微信APP身份驗證系統,給買家發送短信,進行個人身份的驗證,或是確認商品交易信息。只有信息審核無誤之后,才會放行包裹,否則可能進行退單處理。
也就是說,你要不補稅,商品是不可能拿到手的,海關人員會幫你按公斤拍賣掉......
如果你未來會出國,就和你有關。而且這里面還有很危險的情況。
首先,大家出國多少都會給自己和親友帶點東西回家吧,但是,即使你不是想賺錢,只是自己用,萬一買多了,也可能涉嫌偷稅漏稅。
以下這幾種情況被海關查到,就會要求你補稅:
在境外購買的個人自用物品,總值超過5000元人民幣的;
境外購買的物品+免稅店購買的物品,總值超過8000元人民幣的;
有大量重復和未開封商品的。
假設你買了一個包花費3萬元,那么就已經超過了5000元,并且屬于不可分割的商品,按規定要全額征稅。也就是說,你要交1萬8的稅款。
所以,穩妥起見,建議大家在免稅店買買買的時候節制一些,如果要購買奢侈品,就加上更多自用的證明。比如買了一個包,你可以拆掉包裝,裝上東西正常使用,甚至綁上絲巾裝飾之類的,證明是你自己用的物品。
你可能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,自己之前出國從來沒人查,不過,新《電商法》可是在今年1月1日才出臺的,為了進一步打擊走私行為,配合海關抽檢是必然的結果。
其實嚴打開始之前,代購們也是不以為然的。直到淘寶有一位開店賣香港女裝的老板被抓了,罰款550萬元,判處有期徒刑10年。血的教訓給大家好好上了一課,各大代購都加急去辦營業許可證了,該交的稅跑也跑不掉。
那除了可能會補稅,嚴打代購還會給普通人帶來什么風險呢?
請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,在機場等出入境場所,無論給你多少好處,都不要幫陌生人帶東西!我看到人均5000元限額的第一反應,就是過海關之前,肯定會有代購拉著普通市民幫忙帶東西,無論這個流程是怎么操作的,都非常危險。首先你不知道找你的人是單純想免個稅,還是想讓你幫他運一些禁止出境的東西。
再次提醒,去國外入境人均最多買8000,不入境只去機場免稅店最多買5000,不能幫任何陌生人帶東西過安檢!
買買買一時爽,不小心上了社會新聞可就要哭了呀。